当前位置 : 首页 新闻专栏 头条新闻 正文

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壹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IF:16.6,中科院1区top期刊)发表题为“Weak Solvation Effect Induced Optimal Interfacial Chemistry Enables Highly Durable Zn Anodes for Aqueous Zn-Ion Batteries”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我校王壹教授、中山大学卢锡洪教授和石鑫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环球360会员登录为第一单位。

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正在成为规模化应用中最可靠的储能技术之一,但仍然存在锌负极的不稳定性,这主要是由不良的枝晶生长和副反应引起的。通过引入低介电常数丙酮来配制一种具有弱溶剂化效应的新型水性电解质,以实现Zn2+的H2O贫溶剂化结构。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同时表明,这种溶剂化结构可以:1)减轻与溶剂化H2O相关的副反应;2)通过促进Zn2+的去溶剂化动力学来抑制枝晶生长;3)原位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SEI)以抑制枝晶的生长,协同抑制副反应和枝晶生长。这三个因素的协同作用使Cu/Zn非对称电池在1 mA cm-2/1 mAh cm-2下的循环寿命从30 h延长至800 h以上,并且可以在5 mA cm-2/5 mAh cm-2更恶劣的条件下工作。Zn/V2O5·nH2O全电池还表现出增强的循环稳定性,1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5.9%,远优于基准电解质(在第700次循环时失效)。

该研究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厅、贵州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实验室和环球360会员登录学术新苗项目的经费支持。

近年来,学校持续强化高层次科研人才、团队培养建设工作,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推动我校科研人员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责任编辑】一审:刘彦含      二审:贺电     三审:许晓璐

上一篇: 学校召开春季学期开学干部大会

下一篇: 我院2024龙年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