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名片
杨菁,1985年生,贵州贵阳人。环球360会员登录文化传媒学院副教授,环球360会员登录泰国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和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后。贵州省布依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贵阳市布依学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民族政策、民族文化传播、贵州地方文化等方向的研究工作,曾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先锋”,贵阳市市管专家,贵阳市创新型青年社科文艺人才。
“我是一个没有故事的人。”在和杨菁对谈两次之后,她依然这么说。面对一个把语言学念到博士学位的布依族人,“没有故事”显然不能让人信服。后来我才发现,在她的记忆里,事件本身远比细节重要得多,她的人生,不是缺乏故事,而是理性印象比感觉记忆多。
她有一个固定的晨起时刻。每天早上6点20分,闹钟必响。醒来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思考“我今天要做什么”,并迅速在脑海里罗列出当天的计划表。
杨菁2021年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
不过,杨菁并不是一个只注重效率和逻辑的刻板之人。在生活中,她喜欢美食、体贴朋友、看毕淑敏的散文,走访静谧古老的少数民族村寨,脸上常常带着笑容,极具亲和力。
紧张与舒缓,这两种交替的状态,形成了一种有效的平衡,在杨菁的身上透散出玉石的光泽,调和出温润的气质。
把握一切能把握的,顺势而为,厚积薄发,她始终保持打磨人生的姿态。而这种态度,也让她在很多关键时刻被“命运眷顾”,实现了相对意义上的“匀速赶超”。
掌舵人生:三次“非常”选择
杨菁是布依族人,大学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在攻读硕博期间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为研究方向。
从小到大,杨菁一直是公认的优秀学生。读好的学校,屡次担任班长,考试名列前茅……这些都是她学生时代的日常。
在她看来,对学习的积极性来自于不断的认可。正是这种认可,培养了她的自信,让她很早就开始自主掌握人生的关键性选择。
杨菁少时在贵州师大附中就读初中,因成绩优异,在中考之前,学校就拟将她保送至该校高中部就读。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足以令很多家庭振奋。然而,为了进一步成长,她毅然放弃了保送名额,以全省中考64名的成绩考入了贵阳一中。
与语言学的结缘,是一场偶然,也是第二次出人意料的选择。当年,杨菁参加高考后填的志愿都是北京高校的热门专业,尽管分数不低,却由于竞争太大没能考上。怀着对北京的向往,杨菁选择了调剂到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而正是这个决定,开启了她少数民族语言学习研究的大门,影响了她此后的人生走向。
杨菁身穿黔西南地区布依族服饰
2011年,为照顾身患重病的母亲,杨菁在读完硕士后,选择回到贵州财经大学工作,并很快和爱人结婚,满足了母亲生命最后的心愿。
尽管孝心唤回了游子,但心中想继续深造和做研究的火苗依旧在燃烧。在老师、家人和领导的鼓励下,杨菁开始备考博士,并顺利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师从布依语研究专家周国炎教授。
放弃高中保送名额奋力考取心仪学校,坚定奔向文化中心北京追寻广阔天地,工作后依然坚持学术梦想积极考博。从中学到博士,杨菁学业上的三次自主选择,让她一次次超越自己,走向了更大的世界。
忠实门徒:把冷门学术“捂热”
面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这个冷门专业,刚进入大学的杨菁就陷入了迷惘,“毕业后不好找工作”令她担心起未来。
不过,对于杨菁而言,落差感只是一时的。即使面对迷茫,她也从不放弃寻找机会。实际上,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央民族大学的特色专业,学术底蕴深厚。在充分了解所学专业后,她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读研!
这个目标让她再次找到了奋斗的方向。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里,杨菁一头扎进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书堆里,重新找回了学习的乐趣。在中央民大,她也有着一般学生无法企及的幸运,多位任课老师都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教授,其中,就有后来成为她博士生导师的周国炎教授。
做语言学研究离不开实地调研。杨菁于2006年开始跟随周国炎教授在贵州开展民族语言田野调查,利用寒暑假时间走访了40多个布依族村寨,扎实地收集了很多布依语本体和使用情况的素材。
杨菁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
那时候,少数民族地区比较偏远,住宿和交通都十分不便,去村寨调研需要长途跋涉,有时候还要趟水过河进寨子。尤其到了冬天,山间湿冷,住处的被子都是潮湿的,再加之供水不易,学生们常常半个月不能洗澡。
尽管条件艰苦,杨菁却热情不减。在最初做田野调查的时候,她一天最多可以做40份问卷,连续和几十个人保持耐心交流,嗓子都“冒烟”了。好在田野调查并非索然无味,杨菁在忙碌之中依然乐此不疲。有一次调研过程中,布依族村民招呼客人喝自家的“毒酒”,大家听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原来是让大家喝自己家酿的“土酒”。布依语没有送气音,这样的小插曲也让杨菁发现了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特别。
杨菁(左1)与少数民族同胞合影
脚踏实地做田野,杨菁迅速在大学脱颖而出。2007年,作为本科生的杨菁得到了时任系主任的钟进文教授推荐,参加了民族语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宣读了基于调查数据撰写的论文。那时的她,还只是一名大三的学生。
从田野调查的近距离接触,到国际会议的高度和广度,杨菁开始真正入门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在她看来,“少数民族语言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通过语言和语言使用可以看到民族性格等非语言的东西。语言的使用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这也是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的认知前提。”
硕博之路:在爱的鼓舞中成长
2008年,杨菁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保送名额,保送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计算语言学方向攻读硕士,师从靳光瑾研究员,开启了新的研究领域。
被保送上计算语言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后,文科背景的杨菁因为缺乏计算机相关知识,学习相当吃力。在导师靳光瑾研究员的指导下,她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科院计算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补课。由于路程遥远,她每天早出晚归,有时早上5点就要起床赶路,求学之路十分辛苦。
后来在导师的帮助下,杨菁解决了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困难,顺利毕业拿到硕士学位。对此,她感慨说“师生之间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也包含情感的传递”。而这份关怀和信任也在后来的学习工作中给了她很大鼓舞。
与读研相比,读博更是一场长跑。读博期间,杨菁经历了母亲的离世和女儿的降生,摆在她面前的困难更多。和普通学生一样,杨菁孕期前7个月都在学校吃食堂,在孩子出生前不久都还在忙着写论文。
庆幸的是,老师的帮助,师门、同学和朋友的关心,让她一次次在爱的环境中克服了困难,她也在孕育孩子的同时孕育出了学术成果,如期顺利取得博士学位。
回顾成长历程,杨菁一直挂在嘴边的,是悉心指导她的老师们,也是她成长各阶段的领航者。她说做研究需要勤恳和耐心,更重要的是离不开人生的领路人,唯有“踏实严谨做田野,认真负责写文章”,才不愧于师,不愧于己。
杨菁与博士生导师周国炎教授合影
如今进入环球360会员登录的杨菁,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埋头做自己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在访谈中她表示,尤其要感谢婆婆对家里的付出,并言及“是家人的关爱、理解和支持,让我在研究和工作中没有后顾之忧”。
在语言学领域里,“85后”女博士杨菁已经是一位有着15年学术经历的人。从本科到博士,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接触的少数民族群体增多,杨菁的民族情结也逐渐加深,从民风民俗中,她看到了一种久违的热忱,一种返璞归真。她还想再误入一场哈尼族的家庭聚会、喝到景颇族老奶奶提来的陶罐酒、倾听傣族朋友坐在自家竹楼里吹奏的葫芦丝……
不曾想,这份民族情感同时也感染着身边的人。杨菁笑称,自己的丈夫就是被她带入民族学领域的,如今正在贵州民族大学读博,研究民族地区社会政策。两人常常一起外出调研,被人称为学术路上的“夫妻档”。
奋斗论者:路越走越宽
2016年,杨菁完成学业后回到环球360会员登录工作,成为文化传媒学院一名教师,并在工作期间成为泰国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事民族语言文化、民族政策、地方文化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
短短5年时间内,杨菁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市厅级课题4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各级各类课题多项。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研究领域相关论文10余篇,主动以科研成果为贵州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和对外传播服务。
从书斋到演讲台,杨菁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希望做一些促进民族和地方发展的实事。在杨菁的研究课题和论文中,“贵州”“民族”“语言”几个词是核心词汇。
杨菁在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泰文化教育合作论坛上发言
近年来,她立足于贵州本土实际及西南地区现状,专注少数民族媒体和少数民族语言生活相关研究,频出成果,多次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政府决策咨询论坛中交流发言。她经常在朋友圈推荐少数民族语文媒体,并去各民族地区实地调研少数民族语文媒体生存和发展现状,希望促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媒体交流平台的搭建,完善普通少数民族群众获取信息的多元渠道,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由于泰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的身份,杨菁在专注本土地方民族文化研究的同时,也把视野投向了国别与区域研究,以泰国民族作为对象,从事中泰民族问题相关研究,泰国和中国的很多少数民族有同根同源关系,有着诸多共同点,激起了她的研究兴趣。在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泰文化教育合作论坛上,杨菁还针对中泰民族问题作了交流发言。随着视野的不断提升,杨菁也尝试从民族文化视角,探索研究贵州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路径,并撰写资政报告,为贵州开放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资政服务。
杨菁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课
杨菁说,自己是一个奋斗论者,坚信付出才有回报,努力才会成功。今年5月,杨菁的博士后论文顺利开题,她成为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贵州省社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培养的一名在读博士后,师从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研究所王延中研究员和贵州省社科院张学立教授,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文、视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苏颉
图片及视频素材由受访者提供
文字编辑 彭芳蓉
编审 李缨